重庆中肾医院对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休息与活动: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,如存在严重水肿、低蛋白血症等情况,需要卧床休息。待水肿消失且一般情况好转后,方可起床活动。
饮食调整:
提供0.8~1.0g/(kg·d)的优质蛋白饮食,确保热量充足。
在水肿期间,应采取低盐饮食,每日盐分摄入应少于3g。
减少富含动物油脂的食物摄入,增加富含植物油、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。
利尿药:
适用于水肿明显的患者,如氢氯噻嗪(双氢克尿噻)、螺内酯(安体舒通)、呋塞米(速尿)等。
注意利尿剂的使用不宜过猛,每日体重下降速度应控制在0.5kg以内,以避免诱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。
白蛋白:
在以下情况下使用:高度水肿且利尿效果不佳;利尿效果好但出现头晕、眼花、心动过速等重要器官缺血表现;短期内血肌酐上升,怀疑肾缺血所致。
糖皮质激素:
绝大多数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,如醋酸泼尼松龙片、地塞米松片等。
为了减少复发,一般采用起始足量、缓慢减药和较长时间维持的治疗方案。
其他免疫抑制剂:
如环磷酰胺(CTX)、环孢素A(CsA)、他克莫司(FK506)等,可用于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。
注意这些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,如白细胞减少、脱发、肠胃道反应等。
抗凝治疗:
适用于特定情况,如双嘧达莫(潘生丁)、华法林、氢氯吡格雷等,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。
中医药辨证论治,如应用健脾补肾、活血利湿等治法,包括雷公藤多苷等,可以辅助西医治疗,减毒增效。
血液透析:对于病情发展到终末期阶段的患者,若药物治疗无效,可考虑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。
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过程中,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注意休息、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。
定期进行肾功能、尿常规、血常规等检查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。
对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,应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制定。